來源:學大教育 時間:2020-11-27
首先,作為一名學生,作為一名有著5000年輝煌燦爛的文明中華民族的中國人,不僅要學習新時代的知識、科技,更加要對歷史、傳統、古文、詩詞歌賦有一定的了解,因此,在學習的過程中,就要具備一定的對古文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。所以說,在整個學習生涯中,都會無數次的接觸到古詩詞和文言文,這就需要同學們的掌握和了解。以下就是老師為同學們例舉的一篇文言文閱讀理解題——《陋室銘》。
陋室銘
作者:劉禹錫
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階綠,草色入簾青。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??梢哉{素琴,閱金經。無絲竹之亂耳,無案牘之勞形。南陽諸葛廬,西蜀子云亭??鬃釉疲?ldquo;何陋之有?”
1.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。
(1)有仙則名 名:出名,有名
(2)有龍則靈 靈:神異
(3)斯是陋室 斯:這
(4)惟吾德馨 惟:只
(5)談笑有鴻儒 鴻:大
(6)可以調素琴 調:調弄
2.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。
(1)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
這是簡陋的屋舍,只因我(住屋的人)的品德好(就不感到簡陋了)。
(2)苔痕上階綠,草色入簾青。
苔痕蔓延到臺階上,使臺階都綠了;草色映入竹簾,使室內染上青色。
(3)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。
說說笑笑的都是博學的人,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。
(4)孔子云:何陋之有?
孔子說:有什么簡陋的呢?
3.文章先說“斯是陋室”,結尾又說“何陋之有”,是否自相矛盾?請簡要分析。
不矛盾。因為居室環境雅,生活情趣雅,主人品德雅,所以陋室不陋。
4.結合全文思考,文章寫“諸葛廬”“子云亭”有什么作用?
【示例】作者采用類比的手法,以歷史上兩個知名人物的居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,說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。
文言文是語文科目中必須掌握的一項,當然,部分文言文不僅需要同學們的理解和熟記,還得背誦,就比如說《魚我所欲也》、《桃花源記》、《傷仲永》等等的,這些都是在中學、高中階段一定要掌握的文言文閱讀理解題。